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1274年10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文山全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东岩先生洪公,盖阳岩先生文毅公族诸弟也。
文毅公以孤忠遗直著闻当世,其平生言论风旨,讲切上下,公未尝不在其间。
文毅公屡召不赴,公浸向用,辄落落不合去,时论称为二洪。
文毅公既没,泉南文献之望尽属公。
识者谓文毅公未为者,将有为也,而公又不及大用以死。
天之生才,倏忽代谢,安得不深慨于此。
叙次行事,谂诸方来,门人之责,奚以辞。
公讳天骥,宇逸仲自号东岩,世晋江县人
嘉定戊辰七月庚戌,公以生。
生有异质,沈静专一。
自少讲求微言,通念晓析乃已,故于经史诸子百家之辞无不贯串,文章自成一家。
绍定改元荐于乡,名声振一时,学子蹐门,愿求模楷者日众。
公坦明夷粹,专以宿于道为教。
逮事王大母,一夕疾甚殆,公不解带,不交睫,至剔股肉杂汤药进。
公一念之切通于神明,然终身不以语人。
淳祐七年进士第,初筮邵武军建宁县,发擿奸伏,当官无所回挠。
时有劫寇王若曾,啸聚千馀人,骚动两路,诸所委捕多畏沮。
公奋不顾身,提兵捣其巢,一举空之。
伪造成风,为楮币蠹,公密设方略,动中肯綮李若聂凡三大党与,无不各就缚,文献之。
石壁胡公颖、秋崖方公岳交章以公善状闻于朝。
十二年,循从政郎,调连州推官,未上。
宝祐改元,旨差监惠民南局。
四年,较艺南宫。
公考镜详密,精力不间昼夕,所赏拔士多根柢理致,当时号明有司。
公虽浸近周行,然无所附丽,恂恂侃侃,望之山立。
徐公清叟、吴公燧、马公光祖、颜公颐仲俱剡上其能,将用矣,会有言者,徒步西归,泊如也。
六年,淮阃择士,自从首辟,致公为属。
景定二年,通班授宣教郎、知广州香山县
至之日,以教养人才为第一义。
脩复大成殿,明伦有堂,主敬美身宾贤登俊有斋,皆捐俸入为之,歛不及民。
其为政一裁于义。
俗哗健,戢其尤桀黠者,曰:「此囚牙讼师去,则吾民妥矣」。
邑以大治。
洪公勋、赵公汝暨、雷公宜中及仓宪交以邑最上。
咸淳元年,转奉议郎
二年,差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
四年,吴公革、冯公梦得赵公顺孙、刘公黻皆以吏才为荐,差监都进奏院,转朝奉郎
冯公时为刑侍,及户侍刘公应龙交委以书,拟本部文字,公皆乐为知己尽。
于时上即位逾年,初政新美,公轮当陛对,宿斋豫戒,冀积忱意悟上心。
取虞廷君臣时几之说寓规焉,其一曰君心勤怠之几,二曰人心离合之几,三曰君子小人消长之几,四曰中国外夷强弱之几,及朱文公天理人欲之辨,首尾二千馀言,其辞谆复恳切,深刺腧髓,玉音叹美。
又言,泉有屯戍左翼一军乏兴之害,米舟搜籴生变之虞,而朝廷籍没翁、林二氏之田,可岁得谷万斛,以纾戍卒两月廪食。
或有不济,寺院及单丁住持,令本州覈实区处,并拨为军饷之助。
饷足则籴宽,籴宽则米通,民永无贵籴患矣。
朝论翕然,以为论事有阳岩风,除大理寺簿
五年,转朝散郎、知潮州
公之在潮也,视民事如家,视敝政如己疾。
捐金以学廪,倾囷以饥民,梁川以利病涉,知无不为,为无不尽。
潮与漳、汀接壤,盐寇畲民群聚剽劫,累政以州兵单弱,山径多蹊,不能讨。
公应变设奇,降者相属。
又欲于接境置屯,多者三百人,少者二百人,掎角为援,郡为创撙节库以赡之。
具有条画,悉以言于朝,并下之。
漳、汀放此,且严保伍之令,以澄其源。
大抵公智虑深达如宿将,持重而规画绵络,不以邻为壑也。
又潮有护田旧堤,多齧于水,貤俸与民,筑石为堤,民号之曰洪公堤,且刻赋颂其旁,曰:「此我公东岩生佛所为也」。
去之日,垂髫戴白者拥车下不忍去。
公雅意林壑,至是则曰:「吾可优游,乐吾真矣」。
九年,得旨主管华州云台观
公时益畅于诗,数与姻族觞咏从容,而学徒有志于考德问业者,多授以外声利及终身受用之要。
暇日登临徜徉,爱南安之间风气明秀,取所谓小陂山者曰:「乐哉斯丘,我死则葬焉」。
预饬美槚,治寿藏,澹然尘外蝉蜕之意。
十年正月,公始属微疾,即乞以本官生前致仕。
八日,忽索水自浴衣冠,休于正寝,翛然而逝。
呜呼!
若公者可谓启手足而不乱,其风流笃厚真足以追配文毅公于九原而无怍者矣。
某于公之门,实丙辰省屋诸生
戊辰之春,待罪中朝,谂日拜公床下矣,未及而去国,然于公之践脩出处之槩,盖心识之。
共惟穆陵丰芑菁莪之泽,涵育天下,天下士猬然勃兴。
温陵邈在海隅,人物相望,阳岩之气节焕发乎其前,东岩之抱负翼承乎其后。
使二公诚得尽展拓,又未知孰后孰前也。
呜呼,今复见斯人哉!
曾祖遇,妣陈。
祖德明,妣
伯道,赠宣教郎,妣陈,赠安人
元妃陈,先二十六年卒,赠安人
继赵,封安人,先三年卒。
子男应午、应申、应寿,俱业进士
女四,适胡登龙、丘公赐、王毓奇,一尚幼。
应午力学克肖,收拾公遗稿若干卷,曰《东岩集》,藏于家。
将以是年十月己未,奉治命以葬,赵安人附殡。
应午千里贻书,俾某状行。
姑序其本末,以俟立言之君子。
谨状。
信之提举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七、《陵阳先生集》卷一三
唐中叶以来,顾渚岁造万八千斤,谓之贡焙。
大历五年,始有进奉之名。
建中二年袁高为郡,尝进三百六十串。
节尚慷慨,在掖垣缴贡,有回天力。
予颇疑其此举,因考之,则其来日久,非自高始,不过循前比而已。
况又作诗一章,刻石摹本同进,实寓规讽,非专为进奉也。
其后每遇进,湖、常两郡守,皆会顾渚,张宴赋诗,遂成故事。
先朝重建茗,顾渚寥寂几三百载,厥惟今日,复治金沙泉,修唐贡焙,设湖、常等处茶园提举领之,其事益重矣。
吴信之明敏详练,尝任所,遂用为副。
既满升同,益习茶事,通民情。
十馀年间,讲求利病,多所建白,深山穷谷之退不知有官府也。
贡焙之纲,以时而进,甚称其职,而人户亦有茗碗茶话之乐。
最书上彻,将专权任,以究厥功,尤人情所善者。
信之尝为公言之香味、性情,地之阴阳、向背,与其采摘之宜、先后之际,曲尽物理,得所未闻,可以为玉川子诗及沈存中《笔谈》补注。
予用是益知其能。
虽然,玉川意不在于「先春抽出黄金芽,纱帽笼头自煎吃」,而在于「颠崖苍生受辛苦,到头合得苏息否」之语。
信之行且再为顾渚来,愿毋忘此诗。
引说先友记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柳子厚记其先友六十七人于其墓碑之阴。
考之于《传》,卓然知名者盖二十人。
子厚曰:「先君之所友,天下之善士举集焉」。
袁高:恕己子,《唐·传》第四十五卷。
姜公辅:七十七。
齐映:七十五。
严郢:七十。
穆赞:举子,弟质,八十八。
裴枢:六十五。
杜黄裳:九十四。
杨凭:弟凝,八十五。
李鄘:七十一。
梁肃:一百二十七《文艺传》中。
韩愈:一百一。
许孟容:八十七。
袁滋:七十六。
卢群:七十二。
郑馀庆:九十。
奚陟:八十九。
卢景亮:八十九。
杨于陵:八十八。
高郢:九十。
柳登:芳子,弟冕,五十七。
按:《河东先生集》附录。又见《河东先生集》卷一二《先君石表阴先友记》题下注文节引。
郴州张使君钢墓志铭嘉泰三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平园续稿》卷三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郴州张使君卒,兵部章侍郎颖既大书伐阅,其子复请铭閟之幽。
予常爱柳宗元记先友六十人,叙所长有史法,而以袁高为首,谓能使吾所居官大,其该涉广矣。
今君初以迪功郎荆门军长林簿,垂赴,丁母忧
服除,历静江府司户广州右司理参军常德府教授,堂差知靖州永平县
郊恩赐绯鱼,通判福州,兼西外宗正丞
晚擢二千石,期以循良自见,乃弗及上,识者有用未尽材之叹,是宜特书。
始君仕桂林,帅范文穆公文章政事一世,待以上客。
灵川有杀人狱,岁久尸坏不承,君指颅髻下重伤一问伏辜,阖府神之。
五羊王氏、叶氏皆富盛,王氏婢死,帅疑主人害之;
叶氏仆暮夜随人入城,阍者求金不获,自毁关钥诬之。
君辨其非,帅初怒终察。
提刑王䀭按狱,多所诘问,吏战栗不能对,君出幕后,悉为条陈。
由是诸司举其材,升从政郎
常德校官久不振,君教导课试有方,生员日集。
廪粟不继,助以圭租,又请閒田于府,储岁入,葺栋宇,新释奠仪,正侑坐之位。
城北有泰渠,唐刺史胡处立所开,溉四千馀顷,废于崇宁间,士子皆曰:「此邦秀水在是,不可堙也」。
君白常平仓使者薛伯宣,由梁山下导水二百里,附城为陂堰,随旱涝节其启闭,而命武陵段嵩董正役。
既成,自为之记。
士民胥悦,台府交荐,改宣教郎淳熙十五年也。
永平杂蛮猺,日夜相仇杀,汉法不能治。
君不鄙夷其民,威爱兼用。
郎江湍险,创浮梁以济。
俗病屠牛祭鬼,君教以医药。
将代,邑人及蛮酋杨正道相率借留,帅章森监司张孝曾郡守姚矩、陆耘老俱以循吏荐。
时宰葛文定公将寘之朝,君求福倅而去。
帅多侍从,或前宰执,悉心协赞,疑事必争,遂取信于枢密郑公侨。
学有腴田,甲既佃矣,乙挟曹势攘取,君执不可。
富人高氏所养子十年不归,别命继矣,前子闻高病始来,未三月死,反诉立继不当,漕符州右其说,州追对复避匿。
君谓久去骤来,又舍丧次,子道已绝,复执不可。
宗司素窘用,君裁冗蠹,裕公帑,惠及宗子,人人自重。
知宗赵伯逖馈当得俸二百万,君力辞。
凡仕闽者供张百须,例敷僧寺,君一无所取。
提刑赵不迂常平林思齐复以名闻。
至能大其官如此。
即其所已试,推其所未试,盖可知已。
庆元四年,三省类荐牍,进拟守郴。
入对言:「陛下临御五年,因循之弊未革,荐举不及廉静,臧最多出经营。
文体未纯,士风未笃。
诏书宽大而州县侵渔,名曰和籴而人困科敛。
诸军老弱,战舰蛊敝。
添差及宫祠泛滥,以一福州言之,数倍高宗朝,宜为限制,以宽民力」。
上甚嘉纳。
积官朝奉大夫,迟次于乡,日与亲宾享山水园林之乐。
藏书逾万卷,平居事贤友仁,尤为范文穆公所知。
嘉泰元年三月卧疾,梦入官府,有金紫坐堂上,视之范公也。
傍一吏持文书请君书,君难之。
寤而叹曰:「范公六十八而薨,我年今与之同,非吉兆也」。
稍愈即求纳禄,七月丙寅竟卒。
君讳字德坚一字绍祖
娶龙氏,左儒林郎、知虔州会昌县溥之侄,先二十九年卒,赠宜人
三子:曰潞,迪功郎融州司户录参
曰渊,用致仕恩补将仕郎
(缺),早世。
二女适颜元质、王机,馀夭。
孙男二人,未名。
女二人。
惟张氏远有世绪,君九世祖家青州,仕吉州永新县镇将,遂为县人。
曾祖伯英,娶左氏,性旷达,踰岭游海上诸山,冀有所遇,死于古
祖志,孤童步挈父丧归葬,乡人嗟异,累赠训武郎
妣龙氏,赠安人
父成,将仕郎,乐施周急,梁溠甓险,往来德之,赠朝请郎
妣周氏,赠宜人
君事父母诚敬,待内外族姻情文交至,无间言者。
少勤问学,四魁漕举,登辛丑进士科
爱其弟沅江巡检镃、承直郎铎。
镃亡,教育其孤,使有成立。
与铎以文艺相切磋,故其二子习熟训言,潞拔漕台上庠解,渊亦补太学生,号称儒家。
君尝编类《皇朝列圣孝治》,自帝后逮臣民,傍及藩侯蛮夷,总一百卷,表上之。
平生著述号《横江丛集》七十卷,藏于家。
二年十二月甲申,葬本县思明乡遗直里中村之原。
铭曰:
志韫在中,才襮于外。
方其卷藏,能否可盖。
因官立事,所居乃大。
猗欤郴州,士之蔼蔼。
两掾方镇,疑决蓍蔡。
儒宫县道,兴利除害。
升佐闽藩,帅守攸赖。
绪馀则然,其施未艾。
孰云专城,旂弗及茷。
归安斯丘,怀哉永嘅!
萧相公 唐 · 于邵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六
相公阁下。某以抱舋遐荒。
残魂未绝。偷度时刻。
倏忽四年。伏以宗社未安。
凶逆犹在。才无取入。
死难莫由。天地之中。
甘为弃物。岂意当此之日。
相公安抚之时。狂夫之言。
犹有一得。刍荛见纳。
庸可庶乎。伏惟相公秉钧戡难。
道冠伊吕。方期除天地之害。
更造生灵之本。故诏书曰。
则如亲临。又曰。
其代予言。大哉倚赖。
斯可畏也。安得因循故辙。
返顾于身乎。奉惟相公之忧。
深入骨髓矣。圣上缵序鸿业。
于今六年。将求升平。
初若不及。以无贤相左右。
亏我圣道。近二三年。
执事者。蔽主之耳目。
括囊容身。内怀奸忌。
外擅威柄。衣冠为之侧足。
道路不敢偶语。众叛人离。
遂有今日。相公所自见知。
既不能诛宏羊以谢天下。则今之所急者。
皆在相公彀中耳。况居储后之姻。
重受台廷之寄。国弊身弊。
国安身安。既须以形迹远嫌。
又须以直道见节。为相公之福。
深以为难。是即疏家知止。
马氏不侯。至今高人。
借以为诫。斯为上矣。
如或急于救世。虽不获已。
道德刑政。仁义干戈。
任权重轻。惟精惟一。
斯为次矣。此外滔滔者皆是。
非愚所知。今大盗未除。
偫寇更起。其可处置者。
两江半淮。三蜀五岭而已。
其中最切者。请举尤以明之。
每道皆有客军。本在同心平难。
侧闻将校谋胜。监军争长。
节度敛手。金多者虽败即安。
无金者才入则退。战胜攻取。
未之前闻。为今之计。
莫若监军一切且停。客军权属节使
申明本管。无得相干。
然后慎选良将。文武兼备。
委之镇抚。希在万一。
馀则历在相公目前。不敢烦于翰。
负累忧危。年垂七十。
沉痾积疹。四十馀年。
自到炎方。幸未及死。
岂合以国家大务。言达相府乎。
实以故韦吏部有忘年之分。尝约以相公今日之望。
每恨生死契阔。不尽曩时之期。
拳拳之心。皎如白日。
良友虽殁。情岂忘乎。
伏蒙每赐书问。亦承念及微命。
恃此不恐。辄冒威严。
其是与非。不在小子。
又自悲者。平生志业。
身退毁随。纷纷世情。
鲜不乘便。浮石沉水。
自古而然。𠙦𠙦万里。
谁能识察。敢托相公门阑之旧。
辄书当时得罪之由。再烦视听。
具如别状。因宋侍御上垂详览。
又尝内省。自卜者审。
既已衰暮。又昧时用。
前年病热。远视不审。
去夏罹瘴。近听不闻。
疲惫之馀。难于尸素。
伏乞曲赐恩波。放归田里。
传家就木。不夭天年。
九原之下。期以赎责。
甚大惠也。如以归田闻奏无端。
即乞以检校閒官为请。许令随便养病。
免死殊俗。又大惠也。
伏念斗筲之器。须当承乏之用。
任过其量。自合速辜。
然于其中有可恕者。且获戾之始。
实谤为深。不蒙鞫问。
至今为累。若不然者。
岂三人同罪。而一身受罚。
蒋镇曹会府袁高选牧名藩。
由此而言。痕累未尽。
每一念至。惊危贯心
岂无知人。谁为言者。
今之所祈恕者。属鸿恩宥过。
掩瑕涤秽。亡官失爵。
犹蒙收叙。况身佐州端。
秩犹五品。乞从反褐。
以赎前愆。免入量移。
再罹降黜。馀生愿毕。
瞑目如归。幸甚。
又事有失于知退而终可言者。窃以圣上建元立极之初。
每赐驱策。虽无尘露之效。
颇传润色之美。有册皇太后尊号圣神文武尊号皇储宜建之制
皆泥金检玉。著之国史。
其馀则北蕃西戎。诏册文诰。
无大无小。何密何疏。
王将相。出入中外。
数年之閒。事无虚日。
皆承特旨。俾以发挥。
声猷所浃。必由是也。
岂惟叨窃之幸。实为不朽之幸矣。
隋文帝杨素牛宏曰。薛道衡老矣。
宜使朱门列戟。薛公谢恩。
且辞无功。隋文帝诏曰。
自吾有宝位。国家大事。
皆尔宣行。岂非大功耶。
薛公乃受赐。愚虽才不逮薛。
而焯叙盛明。过于薛远矣。
愿以簪履之念。得遂丘园之请。
追前奖拔。虽死犹生。
伏愿相公深纳焉。沉迷鄙败。
不知忌讳。驰魂惕虑。
退不自安。死罪死罪。
湖州刺史厅壁记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九
江表大郡。吴兴为一。
夏属扬州。秦属会稽
汉属吴郡。吴为吴兴郡
其野星纪。其薮具区。
其贡橘柚纤缟纻。其英灵所诞。
山泽所通。舟车所会。
物土所产。雄于楚越。
临淄之富不若也。其冠簪之盛。
汉晋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
刺史沿革不同。或称太守
或称内史或称都督
他州或否。如鲁史晋乘。
侯牧一也。其鸿名大德。
在晋则顾府君秘秘子众陆玩陆纳谢安谢万王羲之坦之献之。在宋则谢庄张永褚彦回
在齐则王僧虔。在梁则柳恽张谡。
在陈则吴明彻。在隋则李德林
国朝则周择从令闻也。颜鲁公忠烈也。
袁给事高谠正也。刘员外全白文翰也。
于頔大夫作塘贮水。溉田三千顷。
使君词。唐景皇帝七代之孙。
先公尚书公大夫奕叶之勋。有功于民。
公实嗣之。孔悝鼎。
天下重器。天王褒拔于公陟襄阳节度
李公陟当道观察。统诸道盐铁转运。
二牧既陟。唯公盘桓。
鸿鹄不飞。飞即摩汉。
其逋者复。其危者
其忧者泰。所谓善缉。
于是拓郛耰莱。就便除害。
政之馀力。作消暑楼于南端。
复亭署于白蘋洲。聿兴废土。
光明敞豁。涌出溪谷。
其旧记吏部李侍郎纾撰。其图经竟陵陆鸿渐撰。
使君总两家之说。俶落晋宋。
讫于我唐。凡一百九十七人。
及历代良二千石。仪形略也。
铺张屋壁。设作存劝。
竦神告人。春秋不朽之义也。
贞元十有五年十二月哉生魄华阳山人顾况述。
某窃慕东坡以铁拄杖为乐全生日之寿今以大铜瓶上判府待制庶几因物以露区区且作诗二首将之亦东坡故事 其二 1120年 宋 · 陈与义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不与观音伴柳枝,要令奇相解公颐
会逢白氏编书日,犹梦陶家贮时。
安用作盘供歃血,也胜为钵困催诗。
千年秀结重重绿,长映先生鬓与眉。
奉天袁高等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九
袁高
杨顼(已上二人并曾任御史中丞
裴谞(曾任金吾将军
孙咸(曾任京兆少尹
周皓(曾任丹延都团练观察使
裴冑(曾任宣州刺史
崔造
殷亮
李舟(以上并任郎官何士干
姚南仲
陆淳
沈既济(已上曾任补阙拾遗)
右。
臣近因奏对。
言及任人。
陛下累叹乏才。
惘然忧见于色。
臣退而思省。
且喜且惭。
所喜者乐陛下急于求贤。
明君致理之资也。
所惭者耻近侍不能荐士。
微臣窃位之罪也。
辄自揣择。
思举所知。
犹惧鉴识不明。
品藻非当。
反覆参校。
未果上闻。
昨蒙宣示。
中书进拟量移官。
令臣审看可否者。
因悟贬降之辈。
其中甚有可称。
臣以素所谙知。
兼闻公议。
此状之内。
仅得十人。
状所不该。
又有三四。
或因连累左黜。
或遭谗忌外迁。
互有行能。
咸著名迹。
寘之清列。
皆谓良材。
若但准例量移。
及令仍旧出守。
固非陛下爱贤之意。
亦乖海内望理之心。
傥蒙特恩
追赴行在。
试垂访接。
必有可观。
录用弃瑕。
既符德号。
振淹求旧。
亦阐大猷。
谨录荐陈。
庶备采择。
其馀差序远近。
并具别状以闻。
谨奏。
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三
国子司业窦公讳牟
字某。六代祖敬远
封西河公。大父同昌司马。
比四代仍袭爵名。同昌讳允。
生皇考讳叔向。官至左拾遗溧水
工部尚书尚书大历初名能为诗文
及公为文。亦最长于诗。
孝谨厚重。举进士登第。
佐六府五公。八迁至检校虞部郎中
元和五年真拜尚书虞部郎中
洛阳都官郎中泽州刺史。以至司业
年七十四。长庆二年二月丙寅
以疾卒。其年八月某日。
河南偃师先公尚书之兆次。初公善事继母。
家居未出。学问于江东
尚幼也。名声词章。
行于京师。人迟其至。
及公就进士。且试。
其辈皆曰。莫先窦生。
于时公舅袁高给事中。方有重名。
爱且贤公。然实未尝以干有司。
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
必曰。非我之才。
维吾舅之私。其佐昭义军也。
遇其将死。公权代领。
以定其危。后将卢从史
重公不遣。奏进官职。
公视从史益骄不逊。伪疾经年。
舆归东都从史败死
公不以觉微避去为贤告人。公始佐崔大夫纵留守东都
后佐留守司徒馀庆。历六府五公。
文武细粗不同。自始及终。
于公无所悔望彼此言者。六府从事
几且百人。有愿奸易险。
贤不肖不同。公一接以和与信。
卒莫与公有怨嫌者。其为郎官令守。
慎法宽惠不刻。教诲于国学也。
严以有礼。扶善遏过
益明上下之分。以躬先之。
恂恂恺悌。得师之道。
公一兄三弟。常偫庠巩。
常进士水部员外郎朗夔江抚四州刺史
偫以处士徵。自吏部郎中御史中丞
出帅黔容以卒。庠三佐大府。
奉先令登州刺史。巩亦进士
以御史佐淄青府。皆有才名。
公子三人。长曰周馀。
好善学文。能谨谨致孝。
述父之志。曲而不黩。
次曰某曰某。皆以进士贡。
女子三人。愈少公十九岁。
以童子得见。于今四十年。
始以师视公。而终以兄事焉。
公待我一以朋友。不以幼壮先后致异。
公可谓笃厚文行君子矣。其铭曰。
后缗窦逃闵腹子。以再家窦为氏。
圣愕旋河犊引比。相婴拨汉纳孔轨。
后去观津。而家平陵
遥遥厥绪。夫子是承。
我敬其人。我怀其德。
作诗孔哀。质于幽刻。
先君石表阴先友记807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袁高
河南人
给事中敢谏争。
贞直忠蹇。
举无与比。
能使所居官大。
再赠至礼部尚书
姜公辅
内学士
以奇策取相位。
好谏诤免。
后以罪贬为复州刺史卒。
齐映
南阳人
为相。
以文敏显用。
严郢
河南人
刚厉好杀。
号忠能
京兆河南尹御史大夫
善举职。
为邪险构扇。
以贬死。
元全柔
河南人
气象甚伟。
好以德报怨。
恢然者也。
大官
有土地。
入为太子宾客
杜黄裳
京兆人
宏大人也。
善言体要。
为相。
有墙仞不佞。
谋克蜀。
司空
出为河中节度
刘公济
河间人
厚宽硕大。
与物无忤。
为渭北节度
入为工部尚书卒。
杨氏兄弟者。
宏农人。
皆孝友有文章。
凭由江南西道入为散骑常侍
凝以兵部郎中卒。
凌以大理评事卒。
最善文。
穆氏兄弟者。
河南人
皆强毅仁孝。
赞为御史中丞
捍佞倖得贬。
后至宣池歙处置使卒。
质为尚书郎
侍御史内供奉卒。
最善文。
皇甫政
河南人
有威仪。
由浙东廉使太子宾客
裴枢。
同郡人。
御史
天子以隐罪诛吏。
枢顿首愿白其状。
以故贬。
后为尚书郎
李舟
陇西人
文学俊辨。
高志气。
尚书郎使危疑反侧者再。
不辱命。
其道大显。
被谗妒。
出为刺史
癈痼卒。
李鄘
江夏人
果检自负嶷然。
善为官。
御史中丞京兆尹凤翔节度
梁肃
安定人
最能为文。
补阙修史
皇太子
卒赠礼部郎中
陈京
泗上人。
始为谏官
数谏诤。
内行
文多诂训。
给事中
上方以为相。
会惑疾自刃。
癈痼卒。
韩会
昌黎人
善清言。
有文章。
名最高
然以故多谤。
起居郎
贬官卒。
弟愈。
文益奇。
许孟容
吴人
读书为文口辩。
给事中
尝论事。
太常少卿刑部侍郎
李觌
陇西人
行义甚修。
刑部郎中卒。
故与先君为三司者也。
大理者曰杨瑀。
瑀无可言。
犹以狱直为御史
宇文邈
河南人
有文。
谨悫人也。
御史中丞
龊龊自守。
然以直免官。
复为刺史卒。
袁滋
陈郡人
善篆书。
文敏不竞。
为相。
出使辱命。
刺史
复为义成军节度卒。
卢偫。
范阳人
杂博多所许与。
使反侧之地。
天子以为任事。
义成军节度卒。
崔损
清河人
畏慎为相。
无所发明。
然不害物。
天子独爱幸。
为长者。
郑馀庆
荥阳人
再为相。
始天下皆以为长者。
及为大官
名益少
今为尚书河南尹
无恙。
郑利用。
馀庆从父兄也。
真长者。
大理少卿御史中丞
复由中丞大理少卿
李益
陇西姑臧人
风流有文词。
少有僻疾。
以故不得用。
年老。
常望仕。
非其志。
复为尚书郎
王纾。
其弟绍。
太原人
绍得幸德宗为尚书
宰相之右。
今为徐泗节度
纾有学术。
鲁直。
尚书郎
路泌
河南人
尚书郎使西戎
留戎中。
度今已年八十馀。
既和戎。
十五年不得归。
无为言者。
虞当。
会稽人
郭尚父从事
沔州刺史
以信闻。
贾弇
长乐人
善士也。
校书郎卒。
弟全。
御史中丞
赵需
天水人
哻哻儒士也。
有名。
兵部郎中卒。
张式
南阳人
张莒
常山人
张惟俭
宣城当涂人
皆善言谑。
式至河南尹
邓州刺史
惟俭和州刺史
奚陟
江都人
柔敏至吏部侍郎
世谓善宦。
然其智足以自处也。
卢景亮
涿人。
有志义。
多所激发。
谏官
奏书如水赴壑。
坐贬废弃甚久。
至顺宗时尚书郎
中书舍人卒。
杨于陵
宏农人。
善吏敏秀者也。
中书舍人京兆尹
张因。
某人。
举诏策为长安
愿去官为道士
甚有名。
以其弟回降封州
曰。
吾老矣。
必死回也。
哭而行。
遂死封州
高郢
渤海人
有文章规矩自立者。
不干贵幸。
太常为相。
罢居尚书
唐次
北海人
有文章学行义甚高。
尚书郎出为刺史屏弃。
永贞中
召以为中书舍人
道病。
长安七十里。
死传舍。
苗拯
上党人
有学术。
峭直。
谏议大夫漏泄省中语。
万州卒。
柳氏兄弟者。
先君族兄弟也。
最大并。
字百存
文学
御史
病瞽遂废。
次中庸中行
皆名有文。
咸为官早死。
柳登柳冕者。
族子也。
自其父芳善文史。
并居集贤书府。
文学益健。
颇躁。
吏部郎中出为刺史
福建廉使卒。
晚仕至尚书郎秘书少监
薛丹。
同郡人。
尚书郎
吕牧
东平人
尚书郎泽州卒。
崔祯。
清河人
检校郎官
子偫。
右补阙
给事中
房启
河南人
善清言。
由万年令为容州经略
于申。
河南人
尚书郎
常仲孺
河南人
今为谏议大夫
苏弁
武功人
好聚书。
三万卷
与先君通书。
户部侍郎贬。
复为刺史
崔芃
博陵人
善言名理。
为御史尚书郎
郑元均。
荥阳人
强抗少所推让。
然以此多怨。
困不得位。
辛恽。
陇西人
有史学。
韩衡。
昌黎人
善士。
陈众甫。
梓潼人
高志气。
薛伯高。
同郡人。
好读书。
号为长者
后至尚书卒。
张宣力。
清河人
儒善。
后表其名去力但为宣。
自元均至宣力。
皆没没无显仕者。
宗元曰。
先君之所与友。
凡天下善士举集焉。
信让而大显。
道博而无杂。
今之世言交者以为端。
敢悉书所尤厚者。
附兹石以铭于背如右。
袁高礼部尚书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九
王者旌表。
通乎异代。
况音徽未远。
名迹可寻。
风流所传。
弊俗兴起。
举其遗直。
足劝事君。
朝议大夫给事中南阳郡袁高
茂功之后。
清德冠时。
贞元初职在论駮。
常执谠议。
封还诏书。
居平蹈常。
则汎然而无忤。
会节有立。
皆卓尔而难踰。
故能望重明端。
行满天下。
未踰大任。
遽殁中身。
德之不忘。
久而弥著。
朕方宏景化。
寤寐前良。
用旌尚德之怀。
俾申加等之赠。
哀荣所被。
劝奖斯存。
可赠礼部尚书
卢杞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历代名臣确论》卷八四
尝读唐史,见德宗信卢杞,知大癚有似乎忠,大佞有似乎贤。
深心厚貌,外不可知;
巧邪善谄,君不能察。
使览袁高之奏、谏官之疏,虽幽厉之蒙蔽,桓灵之昏暗,犹将有以发寤,而德宗曾不少释其惑,待遇益厚。
盖有以左道蒙其君也,结君之心已深也,固君之宠已坚也。
死,而天下为之快,德宗思之不已者,信其大癚大佞有似乎忠贤,而能蔽君聪明,至于宗社崎危而莫之悟也,海内怨嗟而莫之觉也。
任人之际,可不察与!
观其行括率、税间架、算除陌,銂天下之怨,贾祸于国家;
拒怀光之朝,茍一身之安,遗忧于宗社,千载之下,人犹愤惋。
请观卢杞之邪、德宗之蔽塞,可为后世之炮矣。
谢希𡉙权礼部尚书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
虞廷之典三礼,必允佥谐;
晋国之长六官,亦先民誉。
肆予亲擢,视古庶几。
具官某植行洁修,秉心精白,早交游于诸老,久扬历于中朝。
自奋孤忠,虽千万人吾往;
及更大化,惟一二臣予同。
为命则兼世叔、子产之长,批敕不在袁高、李藩之下。
顷畴时望,登拜文昌。
正考父之恭,莫回雅志;
范宣子之逊,咸革躁心。
名实俱孚,岁时寖久,爰涉大仪之峻,以旌迩列之英。
露门之劝读有光,夕琐之涂归愈劲。
噫,先贤尝评刘向,盖所谓同姓之卿;
诸儒岂无鲁生,相与定一王之礼。
可。
姚希得沿江制置使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五、《宋四六选》卷四
朕慨览舆图,特隆阃寄。
第从臣之论思献纳,望高八座之联;
元帅以礼乐诗书,喜动三军之众。
乃出纶而疏渥,遂建纛而启行。
具官某秀杰而粹温,魁闳而密察。
讲明有素,可居四科九德之间;
植立尤高,不在八俊三君之下。
早慕袁高之涂诏,晚从裴度之视师。
名节暴乎朝廷,勋业著于方面。
藉甚、鄞之政,蔼然羊、陆之风。
属朕兴听鼙之思,辍卿由曳履之列。
西清学士宠矣,东方诸侯属焉。
轻裘缓带而总中权,帕首腰刀而衙诸将。
隔一带水,讵容持天堑之雄;
如七尺身,盍预护风寒之处。
江头宫殿,筦钥有严;
塞下城池,伻图取决。
居留之任至重,事会之来无穷。
宜减户租以厚晋阳之民,宜损军市以飨邯郸之卒,长驾远驭,广益集思。
赖尔宣劳,副予注意。
噫!
武侯远离之表,曾靡惮劳;
吉甫来归之诗,会当饮至。
钦承异眷,益懋壮图。
可。
冷斋 明初 · 王汝玉
单君家本东州住,十载栖栖守儒素。
一官新领广文毡,宛在长江最西处。
江花江水朝暮流,却望家乡思旧游。
想像当时读书处,斋居萧飒冷如秋。
自从来作江西客,留得平生心不易。
一斋况味冷如初,任使人间自炎赫。
岁云暮矣飞严霜,东园岂复遗芬芳。
贞松老柏挺孤操,蔚然秀发千寻冈。
人生抱道贵如此,肯逐繁英共浮靡。
世上谁知郑广文,洛阳岂识袁高士。
嗟子避热三十年,冷斋寒席心久便。
人生老去本戒得,况乃层冰心素坚。
感君少壮负奇志,凡马群中见骐骥。
愿君中道勿自疑,晚节苦贞宜愈励。
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嘉兴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陆德舆明堂恩进封嘉兴郡开国侯加封三百户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三
款重屋于季商,参用累朝之制;
扈属车而上雍,缅怀八座之贤。
乃出赞书,以均馂惠。
具官某文章鼓天下之动,言行蹈君子之中。
夕琐涂归,朝野惮袁高之直;
天官典选,门庭凛毛玠之清。
脱屣藩垣,幅巾衡泌
方奉璋之多士,助祭而来;
独听履之旧臣,祝釐于外。
爰推禋霈,加拓户租。
噫!
建汉家之封,怅滞留于太史
奉宣室之问,恩召见于贾生
谅无遐心,行有亲渥。
可。
艾轩集序1238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四、《艾轩集》卷首、《莆阳文献》卷九、《桂故》卷五、《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以言语文字行世,非先生意也。
先生乾、淳间大儒,国人师之。
朱文公于当世之学间有异同,惟于先生加敬,于时朝野语先生不以姓氏,皆曰艾轩
晚为中书舍人,中批某人赐出身,除殿中侍御史先生封还曰:「轻台谏、羞科目矣」。
天子知先生决不奉诏,改授工部侍郎,不拜而去。
其学问、名节如此。
以言语文字行世,非先生意也。
先生学力既深,下笔简严,高处逼《檀弓》、《谷梁》,平处犹与韩并驱。
在时片简只字人已贵重,今其存者如岣嵝之碑、岐阳之鼓矣。
初,先生为布衣已负重名,后贵显于朝,爱先生者皆以晚节为忧。
西掖去国,然后吕成公喜曰:「过江以来未有也」。
乌乎,修而至于先生,而前辈责备之严如此,则凡修而未至于先生者,其可以无日新之德乎!
其可不畏晚缪之讥乎!
向使先生希旨书行,必根著不去,为李峤,为张说
先生一奋其袂,遂为李藩,为袁高
义利萌于一念,芳臭分于千载,故余读先生之书重有感焉。
先生没六十年,微言散轶,复斋陈公某所序者仅十之二三,外孙方之泰访求裒拾,汇为二十卷,勤于李汉、赵德矣。
东阳范侯镕欲锓梓,会迫上印不克就,毗陵张侯友乃绪而成之
余二大父实率乡人以事先生者也,序非通家子弟责乎?
敬不敢辞。
满江红 其五 咏雪叠韵八首 清 · 陈维崧
 押药韵
四世三公袁高士、人身不恶。
也不羡、东朝田窦,西京金霍。
大雪不知秦与汉,平生讵习从衡约。
本初、公路亦家驹,争残著。

穿花蝶,衔雀。
土锉冷,高轩却。
纵蒲轮束帛,误人之药。
煖足那须东阁被,安心自守空山钥。
任门前、白尽汉江山,休相索(袁宅)
通直郎致仕向君墓表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五、《南轩集》卷三九
开封向氏自文简公真宗,天下称贤,其家始大于后。
钦圣宪肃皇后作配神宗,母仪三朝,其族益光显,人才亦接踵而出,始终与国并昌。
靖康女真之变,二帝北狩,衣冠南渡,一时伏节死义之臣仅可屈指计,而建炎之元,守死淮宁、风烈暴白者,实文简四世孙忠毅公也。
忠毅死时,其家几亡噍类。
第四子沈适以逆妇于故侍读文定胡公之家,获免于难。
君即沈也,字深之云。
君生名门,资禀静厚,既受室于胡氏,日亲文定之教,薰陶义理,步趋矩度,益以成其德。
独痛家国祸难之酷,终身于禄仕盖泊如也;
至于《春秋》复雠之义,则不能以忘于中。
无路自伸,积忧薰心,早衰多病,以至没齿,识者惜之。
宣和中叔中奉公子褒恩补登仕郎绍兴中始授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又十五年复为添监釐其务。
刘昉者安抚湖南,尝希时宰意,诬奏君叔父秘阁公子忞。
至是复来,君即引去,适改君湖南安抚司准备差遣,迄不上也。
君念所生母李氏自淮宁相隔,历岁久远,迎养礼绝,遵律追服,率礼无违,服除,申畀前命。
言者论忠毅淮宁之节,访其后人,尚书下符促赴阙。
君以时方多虞,己又抱痾,养身崇德,无辱其先,庶几足矣,希宠徼进非所愿也,竟不往。
前后凡五监潭州南岳庙,最后以上登极恩转右从政郎
在法,选人六考致其事,则通朝籍,君觊得以追贲李氏,即引疾请,会新制,止得改次等。
已而岳庙理考,故人之在朝列者为之请,乃更授右通直郎致仕。
拜命才八日而君没,未及为李氏言也,闻者尤伤之。
君孝友端谅,奉先致严。
居家有制,为人谋必周,主财用必公,制事敏而详,接物简而和。
居处服用,取适可而止,视外营末趣、纷华盛丽,举无足以挠其中。
盖其天资之美,而亦薰习之力也。
君事秘阁如事父,间关百为,备极勤力,深爱和气,小心畏忌,奉承干蛊凡四十年,人无间言。
忠毅死事,朝命官其后六人。
君以其一奏季弟鸿,鸿盖淮宁脱死于襁褓中者,自馀悉以听秘阁之命畀其族人,而君之子士行,秘阁又以郊祀恩先己诸孙而及之。
推此可见其叔父犹子相与情义之笃也。
侍郎胡公寅每咨嗟语人曰:「若向深之之事叔父,可以为人犹子之法矣」。
秘阁自南渡以来,聚族而处,甚恩,既没,君复率诸弟守其遗训,纲纪辑睦如初。
乾道七年四月十八日微疾没于正寝,享年六十有四。
是岁六月葬于衡山县紫盖乡梅桥山,祔于忠毅公茔侧。
君曾祖考绶,故西京左藏库使,祖考宗琦,故太中大夫,赠少师
忠毅公子韶,故中奉大夫、知淮宁府,赠通议大夫,赐谥。
君之配胡氏,文定公之女,贤德懿范,为闺阃之表。
子男六人:曰士行,迪功郎、前荆湖南路安抚司准备差遣
馀皆夭。
女四人:长适通直郎江南东路转运司主管文字胡大原,次适将仕郎刘无忌,次适萧浣,次适赵维,皆进士
孙男二人:公颐、公顗。
淳熙二年,士行以大原所状君行来曰:「先君没四年矣,而墓表未立,敢泣以请」!
某惟念如君之贤,实中心平日所敬者,独惧文字不足以称耳,而尚何辞!
乃为之铭。
铭曰:
有赫其门,国之休兮。
有美其质,羌好修兮。
被服名教,言行周兮。
艰关百罹,抱隐忧兮。
世所趋慕,匪予求兮。
湘江之湄,独夷犹兮。
终莫克知,尚奚尤兮。
曷以诏后,表于丘兮。
徐进士吴司理袁州 明 · 欧大任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掖垣初曙露华新,使者鸣镳出紫宸
列署理官执法,万家江郡得宜春
题才部有袁高士,问俗山多楚丈人。
谁道惠文冠可治,疮痍能不念荆榛。